马龙桥VS普通支架的区别:口腔修复选谁不踩坑?一文说清区别
马龙桥VS普通支架的区别:口腔修复选谁不踩坑?一文说清区别
发布人:牙舒丽网          
icon
合作机构
更新于:2025-09-03 15:13:21

“医生,我缺了好几颗牙,听说马龙桥和普通支架都能修复,到底该选哪个呀?”这是口腔科门诊里常见的疑问之一。对于缺牙患者来说,修复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咀嚼功能、美观度和长期健康。今天咱们就用通俗易懂的方式,扒一扒马龙桥和普通支架的“真面目”,帮你避开选择误区。

马龙桥和普通支架的区别

一、结构大不同:一个像“乐高积木”,一个像“老式搭桥”

马龙桥:独立牙冠的“宝藏设计”

马龙桥的核心原理是“种植体+独立牙冠”。它通过在牙槽骨内植入4-6颗种植体(类似“桥墩”),再为每颗缺失牙定制独立牙冠(类似“桥板”),后用螺丝将牙冠固定在种植体上。这种设计就像给牙齿装了“乐高积木”——每颗牙冠都能单独拆卸、清洗或更换,维护起来特别方便。

举个例子:半口缺牙的患者采用All-on-4技术,上午种牙下午就能啃排骨,因为种植体和牙冠当天就能完成连接。而传统方式需要等3-6个月骨结合,期间只能喝粥吃软饭,对比起来简直是“伤害性极强”。

普通支架:健康牙的“连坐牺牲”

普通支架就是我们常说的“固定桥”,它的修复逻辑是“拆东墙补西墙”。比如缺1颗牙,需要磨掉相邻2颗健康牙的牙釉质(相当于“拆墙”),再做个“三连冠”套上去(相当于“补墙”)。这种设计虽然价格低,但对健康牙齿的伤害极大——临床数据显示,使用普通支架的患者邻牙龋坏率比马龙桥高75%,后期维护还麻烦。

马龙桥和普通支架的区别

二、材料大比拼:一个“以假乱真”,一个“金属感十足”

马龙桥:全瓷/高分子材料的“伪装者”

马龙桥的牙冠通常采用全瓷或高分子材料(如聚乙烯、聚丙烯),颜色和质感与真牙几乎一模一样。更强大的是,它的桥体部分常用纯钛或钛合金,这种材料不仅轻便(重量只有普通金属的1/3),还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——不会引起过敏反应,能与牙槽骨紧密结合,形成稳定的支撑。

普通支架:金属材料的“暴露狂”

普通支架的材料主要是不锈钢、镍钛合金或钴铬合金,颜色偏灰白,在口腔内特别显眼。尤其是笑起来时,金属支架的边缘容易暴露,影响美观。更糟的是,金属材料容易刺激口腔黏膜,长期佩戴可能导致牙龈红肿、溃疡等问题。

马龙桥和普通支架的区别

三、舒适度与寿命:一个“长期主义”,一个“短期凑合”

马龙桥:舒适度拉满,寿命长达20年

由于马龙桥的牙冠独立可拆分,咀嚼时力量会均匀分散到种植体上,不会对邻牙造成压力。患者普遍反馈“几乎感觉不到异物感”,就像自己的真牙一样自然。更重要的是,它的使用寿命通常可达20年以上——临床数据显示,马龙桥的20年留存率高达95%,后期维护成本比普通支架低40%。

普通支架:舒适度打折,寿命仅5-7年

普通支架的金属材料在口腔内会随着温度变化热胀冷缩,容易产生微动,导致牙龈萎缩、食物嵌塞等问题。更麻烦的是,一旦某颗牙冠损坏,需要拆掉整排牙冠返厂重修,费时又烧钱。数据显示,普通支架的平均寿命只有5-7年,且随着使用时间延长,邻牙龋坏、牙周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。

四、适用人群:对号入座不踩雷

马龙桥更适合:

缺失多颗牙(尤其是半口/全口缺牙)的患者;

追求高美观度、高舒适度的“细节控”;

希望“一次修复,终身受益”的长期主义者。

普通支架更适合:

缺失1-2颗牙,且邻牙健康的患者;

预算有限,希望短期解决咀嚼问题的“性价比党”;

对金属材料不过敏,且能接受定期更换的“佛系患者”。

五、医生建议:选修复方式就像选对象,合适重要

口腔修复不是“越贵越好”,而是“越适合越好”。比如,如果只剩1颗牙缺失,且邻牙健康,普通支架可能更划算;但如果缺失3颗以上,或者希望避免磨健康牙,马龙桥显然是更优解。

无论选择哪种方式,一定要找正规口腔机构和有资质的医生。修复前记得问清三个问题:

我的缺牙情况适合哪种方式?

修复后需要特别注意什么?

后期维护成本大概是多少?

缺牙不是小事,选对修复方式才能让笑容更自信、生活更美好。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拨开迷雾,找到适合自己的“牙齿救星”!


同城医院

更多

同城医生

更多

同城优惠

更多

同城报价

更多

同城问答
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