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齿非得“一拔了之”?这些情况不拔反而更遭罪!
智齿非得“一拔了之”?这些情况不拔反而更遭罪!
发布人:牙舒丽网          
icon
合作机构
更新于:2025-09-04 14:36:54

“智齿疼起来要命,可听说拔牙更疼?到底要不要拔?”近后台收到不少粉丝关于智齿的灵魂拷问。作为口腔界的“定时炸弹”,智齿确实让无数人又爱又恨——长歪了疼得睡不着,长正了又怕刷牙刷不干净。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聊聊:智齿到底什么情况下必须拔?哪些情况能“保命”保留?看完这篇,保你心里有底!

智齿一定要拔吗?

一、智齿为啥总“搞事情”?先搞懂它的“出厂设置”

智齿,学名第三磨牙,是人类进化到“现代人”阶段后,因颌骨缩小而“没地儿住”的牙齿。它通常在16-25岁萌出,但现代人饮食精细,颌骨发育不足,导致80%的智齿“长歪”或“卡壳”,引发各种问题。

关键点:智齿本身没错,错的是“没长对地方”!就像房子太小,家具放不下就会乱堆,智齿没空间就会“横着长”“倒着长”,甚至“埋在骨头里”。

二、这5种智齿必须拔!拖久了可能毁掉半口牙

1. 反复发炎的“定时炸弹”——智齿冠周炎

智齿萌出不全时,牙龈会形成一个“盲袋”,食物残渣和细菌在里面“安家”,引发红肿、疼痛,甚至张不开嘴。如果一年发炎2次以上,建议拔除,否则可能发展成颌面间隙感染,重到需要住院!

2. “欺负邻居”的“恶霸牙”——邻牙龋坏或牙根吸收

如果智齿斜着长,会像“楔子”一样顶坏前面的第二磨牙,导致邻牙龋坏、牙髓炎,甚至需要拔两颗牙!

数据说话:临床统计显示,约30%的邻牙损坏是由智齿“顶撞”引起的,早期拔除智齿可避免“买一送一”的悲剧。

智齿一定要拔吗?

3. “孤家寡人”的“伸长牙”——无对颌咬合

如果智齿的对颌牙缺失,它会像“弹簧”一样不断伸长,咬到对侧牙龈,引发溃疡或颞下颌关节紊乱(张嘴咔咔响、脸疼)。

医生提醒:这种情况就像“独腿凳子”,必须拔掉“多余的那条腿”才能复原平衡。

4. “埋在骨头里”的“隐形杀手”——阻生智齿

完全埋在颌骨里的智齿(完全骨埋伏阻生齿),可能悄悄形成含牙囊肿,破坏颌骨结构,甚至引发面部不对称。

高危信号:如果拍片发现智齿周围有圆形阴影,或长期感觉颌骨胀胀的,一定要及时处理!

5. 正畸路上的“绊脚石”——影响牙齿排列

如果要做牙齿矫正,智齿可能会“挤歪”已经排齐的牙齿,导致矫正结果反弹。

医生建议:正畸前建议拍片检查智齿位置,必要时提前拔除。

智齿一定要拔吗?

三、这3种智齿可以“保命”保留!别盲目跟风拔牙

1. “根正苗红”的“模范牙”——正常萌出且咬合良好

如果智齿完全萌出,位置端正,与对颌牙有良好咬合,且能刷干净,可以保留,甚至能当“备用牙”用(比如其他磨牙缺失时,通过正畸把它拉过来)。

2. “深藏不露”的“潜力股”——第二磨牙缺失时

如果第二磨牙因龋坏或外伤缺失,且智齿牙根健康、形态正常,可以通过正畸或种植修复,把智齿“移植”到缺失位,省下一笔种植牙费用!

3. “特殊人群”的“观察对象”——儿童或孕妇

儿童智齿牙根未发育完全,拔牙风险高,建议定期观察;孕妇拔牙需避开孕早期和孕晚期,防止流产或早产,可先通过局部冲洗缓解炎症,产后处理。

四、拔智齿前必看!这3件事能帮你少遭罪

拍片检查:通过X光或CT明确智齿位置、与神经管的关系,避免拔牙时损伤下牙槽神经(导致下唇麻木)。

控制炎症:如果智齿正在发炎,需先缓解炎症再拔牙,否则可能引发感染扩散。

避开特殊时期:女性避开生理期(凝血功能差),糖尿病患者控制好血糖(伤口愈合慢)。

五、拔智齿后怎么护理?记住这5个“黄金法则”

24小时内别“作”:不刷牙、不漱口、不吐口水(防止血凝块脱落),用冰袋敷脸消肿。

饮食“软萌”为主:吃米粥、蒸蛋羹、烂面条,避开辛辣、过热、硬的食物(比如坚果、排骨)。

止痛药按时吃:如果医生开了布洛芬或阿莫西林,一定要按说明书服用,别疼到受不了才吃。

避免剧烈运动:拔牙后3天内别跑步、游泳,防止伤口出血。

7天后复查:如果缝了线,需按时拆线;如果出现持续疼痛、发烧,赶紧找医生!

六、总结:智齿拔不拔,关键看这3点!

看位置:是否影响邻牙、咬合或正畸结果?

看症状:是否反复发炎、疼痛或引起其他疾病?

看医生:一定要找正规口腔医院,拍片评估后再决定!

智齿不是“洪水猛兽”,但也不能放任不管。如果你的智齿经常作妖,或者拍片发现“长歪了”,建议尽早处理,别等到“疼到怀疑人生”才后悔!


同城医院

更多

同城医生

更多

同城优惠

更多

同城报价

更多

同城问答
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