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TI普通和亲水有什么区别吗?价格哪个高?普通型骨结合慢(6-8周),亲水型愈合快却贵
ITI普通和亲水有什么区别吗?价格哪个高?普通型骨结合慢(6-8周),亲水型愈合快却贵
发布人:牙舒丽网          
icon
合作机构
更新于:2025-11-10 15:39:57

在缺牙修复领域,瑞士 ITI(士卓曼)种植体因稳定性强、使用寿命长,成为不少人的优先选择。但面对 “普通型” 与 “亲水型” 两个选项,很多人会困惑:两者核心差异是什么?该怎么选?价格又有多大差距?本文从技术原理、适用场景、市场定价三个维度做纯科普解析,帮你清晰认知两款植体的特点。

ITI普通和亲水有什么区别吗?价格哪个高?普通型骨结合慢(6-8 周),亲水型愈合快却贵

一、ITI 普通型与亲水型的核心区别:从表面技术到实际应用

两款植体的本质差异源于表面处理工艺,这一区别直接影响骨结合效率、适用人群及诊疗场景,具体可从五个方面对比:

1. 表面涂层工艺:决定 “骨结合速度” 的关键

普通型 ITI 采用经典的SLA 喷砂酸蚀技术:通过高压喷砂形成微米级粗糙表面,再经酸蚀处理打造多孔结构,能为骨细胞提供附着 “锚点”,但骨细胞的黏附与生长需依赖生命液自然浸润,过程相对平缓;

亲水型 ITI 则在 SLA 基础上升级为SLA-Active 亲水表面技术:通过特殊的惰性气体处理去除植体表面的氧化层,让植体具备 “亲水性”—— 生命液接触瞬间即可均匀铺展并渗透进表面孔隙,大幅缩短骨细胞与植体的结合时间。

简单来说,亲水型的 “表面亲和力” 更强,能让骨结合过程从 “缓慢适应” 变成 “快速融合”。

2. 骨结合周期:亲水型效率提升 50%

骨结合是种植体稳固的核心,两款植体的周期差异显著:

  • 普通型:骨结合周期通常为6-8 周,需等待植体与牙槽骨形成稳定连接后,才能安装牙冠;

  • 亲水型:骨结合周期可缩短至3-4 周,愈合效率直接提升 50%,且因生命液浸润更充分,术后感染风险比普通型降低 40% 左右,对骨愈合能力较弱的人群更友好。

3. 适用人群:亲水型覆盖更多 “复杂病例”

两款植体的适配场景有明确区分,需结合自身口腔条件选择:

  • 普通型:更适合18-50 岁、骨质健康、无基础疾病的人群,比如单颗前牙 / 后牙缺失、牙槽骨高度≥5 毫米、无糖尿病 / 骨质疏松等问题的患者。其临床应用已超 40 年,累计病例验证了稳定性,是 “健康人群缺牙修复” 的高性价比选择;

  • 亲水型:更适配口腔条件较复杂的人群,包括:年龄≥60 岁(骨愈合能力自然衰退)、轻度糖尿病患者(血糖控制在 7.0mmol/L 以下)、牙槽骨量不足(高度<3 毫米)、或有 “快速修复需求” 的患者。这类人群若用普通型,可能面临骨结合失败风险,而亲水型的快速愈合特性能有效降低风险。

4. 诊疗场景:亲水型支持 “即刻种植”

受骨结合周期影响,两款植体的诊疗场景也不同:

普通型因愈合周期长,通常需在拔牙后等待 3 个月,待拔牙窝愈合、牙槽骨稳定后再植入植体,避免植体因牙槽骨吸收出现松动;

亲水型则可支持 “即刻种植”—— 拔牙后当天即可植入植体,尤其适合前牙区缺牙者:一方面能减少 “缺牙等待期” 的美观困扰,另一方面可通过植体支撑牙龈形态,避免拔牙后牙龈萎缩导致的后续修复美观问题。

5. 材质强度:亲水型抗折性更优

两款植体均采用医用四级纯钛材质(强度高、生物相容性好),但亲水型通过工艺优化,在材质密度与结构稳定性上略有提升:其机械强度比普通型高 15% 左右,抗折性能更强,更适合咬合力较大的后牙区种植,或全口 / 半口种植等长期承受较大咀嚼压力的场景。

二、价格对比:亲水型单颗贵 2000-3000 元,集采影响显著

两款植体的价格差异主要由技术成本与适用场景决定,结合 2025 年国内口腔种植市场行情(含集采政策影响),具体定价如下:

1. 市场均价:亲水型溢价 20%-30%

  • ITI 普通型:单颗价格(含植体 + 基台 + 基础诊疗费)约8000-12000 元。值得注意的是,普通型已纳入 “口腔种植体集中带量采购”,集采中选的普通型植体套装(植体 + 基台 + 配件)价格仅 1855 元,加上民营机构的诊疗费(含术前检查、手术费、术后护理)后,整体费用比集采前下降约 40%,性价比大幅提升;

  • ITI 亲水型:单颗价格(含植体 + 基台 + 基础诊疗费)约10000-15000 元,比普通型贵 2000-3000 元,溢价率 20%-30%。因亲水型属于 “高端改良型植体”,暂未纳入集采,价格受品牌供应、区域消费水平影响较大,一线城市(如北京、上海)价格略高,二三线城市价格相对亲民。

2. 价格差异的核心原因

亲水型价格更高,本质是 “技术成本” 与 “适配价值” 的体现:

一是表面处理工艺成本高:SLA-Active 亲水技术的生产流程比普通 SLA 复杂 3 倍,需额外投入惰性气体处理设备、表面纯度检测仪器等,单颗植体的制造成本比普通型高 40%;

二是适配复杂病例的 “附加价值”:亲水型主要用于骨量不足、高龄、糖尿病等复杂情况,需搭配更精细的术前评估(如骨密度检测)、术中操作(如微创植入),整体诊疗成本比普通型高 25% 左右。

三、选植体的实用建议:从 “自身条件” 出发做决策

选择普通型还是亲水型,无需盲目追求 “高端”,关键看自身需求与口腔条件,可参考以下三个维度:

1. 看年龄与健康状况

  • 若年龄<50 岁、无糖尿病 / 骨质疏松、体检显示骨代谢正常,优先选普通型,性价比更高,且能满足长期使用需求;

  • 若年龄≥60 岁,或有轻度糖尿病(血糖控制稳定)、骨密度略低,建议选亲水型,通过快速骨结合降低失败风险。

2. 看牙槽骨条件

通过口腔 CBCT 检查明确牙槽骨情况:

  • 若牙槽骨高度≥5 毫米、宽度≥6 毫米,骨量充足,普通型即可满足需求;

  • 若牙槽骨高度<3 毫米、或有轻度萎缩,需选亲水型,搭配骨增量技术(如引导骨再生),提升种植成功概率。

3. 看修复需求与时间

  • 若缺牙区为后牙、对修复时间无迫切要求,普通型是稳妥选择;

  • 若缺牙区为前牙(影响美观)、或希望拔牙后快速复原咀嚼功能,建议选亲水型,通过即刻种植缩短等待期。

后需注意:无论选哪款植体,术前都需做齐全口腔检查(含 CBCT 扫描、骨密度检测),由正规种植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制定个性化方案 —— 毕竟植体的 “适配性” 比 “价格高低” 更影响长期使用结果。

总结

ITI 普通型与亲水型的核心区别,本质是 “基础款” 与 “改良款” 的差异:普通型胜在性价比高、适配健康人群,亲水型强在快速愈合、适配复杂病例;价格上,亲水型单颗比普通型贵 2000-3000 元。选植体时,结合年龄、健康状况、牙槽骨条件与修复需求做决策,才能选到 “适合自己” 的植体,实现缺牙修复的 “功能与美观双重目标”。

同城医院

更多

同城医生

更多

同城优惠

更多

同城报价

更多

同城问答

更多